一朝戎裝在身,終生使命在肩。對于退伍軍人而言,穿上軍裝他們是錚錚鐵骨、百折不撓的子弟兵;褪下軍裝他們是愛崗敬業、企業建設的排頭兵。
在萍安鋼鐵各條戰線、各個崗位,有著上千名默默奉獻的退役軍人員工,他們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始終把初心使命銘記在心,把軍人的優良作風帶上崗位,用軍人頑強、堅韌的品質向事業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習德余:堅守本色擔當奉獻
從一名優秀士官到團總支書記,從抗洪一線到扶貧車間,習德余在萍安鋼鐵8年的磨煉中,干一行、愛一行,把愛黨愛國之情,融入到愛崗敬業之行,踏實干好每項工作。
2020年7月,九江遭遇洪水災害,習德余接到公司馳援九江抗洪搶險的號令,第一時間奔赴抗洪一線。他穿梭于大小堤壩,扛沙袋、堵缺口,連續10多天奮戰在江堤上,始終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奮勇拼搏。
他還積極響應公司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主動加入甘肅東鄉扶貧隊伍。在扶貧工作中,積極幫助扶貧項目改造用電線路,改進創收方式,拓寬對外訂單渠道。通過一系列措施,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為東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了力量。
作為一名黨員,他始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勇挑重擔;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鍥而不舍,沖鋒在前,無怨無悔地堅守和付出。
楊裕國:熊熊爐火丹心閃耀
2001年1月,脫下軍裝的楊裕國來到火紅的爐臺,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成長為一名技術型人才,成為萍安鋼鐵湘東煉鋼廠的生產骨干之一。
初入鋼廠時,面對辛苦的工作,楊裕國吃苦不言苦,利用工作間隙觀察老師傅們的冶煉操作方法,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向他們請教,不斷在實踐中提高自身技能。漸漸地,他身上實干、肯吃苦的干勁得到領導的認可,2003年1月,表現突出的楊裕國被提拔為煉鋼爐長,成為廠里當時最年輕的爐長。
為冶煉好每一爐鋼水,楊裕國在“穩定”上做文章,從進鐵水、加廢鋼、吹氧、冶煉、倒爐全過程都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落實合理準確的裝入制度、嚴格規范的供氧制度和嚴謹細致的造渣制度,使得整個工序形成良性循環!盁掍摷礋捲,在留渣操作上,楊裕國冶煉每一爐鋼都會到爐臺上仔細觀察,指揮搖爐工確保合適的留渣量,促進進一步降低消耗。
以快樂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以極強的崗位責任心積極進取,楊裕國在火紅的爐臺閃耀著軍人本色。
吳萬策:扎根一線護航生產
2006年,吳萬策完成從一名駕馭裝甲車的解放軍戰士到一名鋼鐵工人的身份轉變,從此把軍裝換成了工裝,戰場也從裝甲車轉移到了裝輥臺。
萍安鋼鐵安源軋鋼廠裝輥班主要負責該廠三條生產線粗中軋軋輥裝配和工藝備件的修復工作。從軋輥拆卸、清洗油污、檢查漏洞、更換備件、軸承加油直到軋輥裝配完成,吳萬策帶領班組成員對每道工序都做到細致入微、嚴格把關,在大家的努力維護下,軋機燒輥故障得到有效遏制,實現了“零燒輥”。
在技術創新和設備改造的路上,他孜孜以求,不斷鉆研。他提出并主導完成的改造及技術革新項目眾多,不僅降低了成本,更為穩定生產工藝、改善現場環境等創造了有利條件。其中“短應力軋機修復保養攻關”“粗中軋分水柱改良”“迷宮圈優化改造”等項目在生產中取得良好實效。他還將降低油品、備件消耗作為班組降本的切入點,利用電焊、氧割技能想方設法修復好各類軋輥備件,延長備件使用壽命,節約采購費用。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退伍軍人,他時刻高標準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爭當表率,苦、臟、累的工作帶頭干,將職責使命扛在肩頭。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他們曾經用青春和熱血保衛人民,如今亦無怨無悔地用責任和忠誠奮進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成為我們身邊“最可愛的人”。(王曉濤)
- 1、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或“中國江西網”、“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2、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XXX報]”或“中國江西網-XXX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XXX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江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不授權任何機構、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截取、復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