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煉思想 錘煉黨性 牢記使命
江西省駐滬單位黨委在延安市委黨校舉辦江西省駐滬單位黨支部書記(黨務干部)培訓班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為了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延安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量,推動江西駐滬單位黨組織全面過硬、全面進步。8月22-26日,江西省駐滬單位黨委在延安市委黨校成功舉辦江西省駐滬單位黨支部書記(黨務干部)培訓班。參加此次培訓班的學員共53人,分別來自系統內的黨支部書記、黨務干部和江西省駐滬流動黨員黨組織書記。
8月23日上午,江西省駐滬單位黨支部書記(黨務干部)培訓班開班式在延安市委黨校培訓大廈舉行,江西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黨組成員、副主任、江西省駐滬單位黨委書記張雪萍出席開班式并講話,延安市委黨校副校長劉寧出席并致辭,江西省駐滬單位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方偉主持開班式。
張雪萍同志強調,組織此次培訓班,就是要認真傳承和踐行延安精神,不斷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她希望參訓學員,一是珍惜機會、端正態度、集中精力、潛心學習,真正有所獲、有所得,切實把培訓所學內容應用好、貫徹好、落實好。二是嚴格遵守培訓紀律,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要求。
開班式后,由延安市委黨校教授賀海輪進行專題教學《延安精神及其時代價值》。他從延安精神的科學含義及其概念的提出;延安精神形成和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延安精神的基本內容和理論體系;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弘揚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五個方面,詳細講解了延安精神的形式、發展、內涵、時代價值以及如何傳承和踐行好延安精神。課程內容理論與案例結合,深入淺出,讓參訓學員對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對傳承和踐行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
8月23日下午至8月25日下午,江西省駐滬單位黨支部書記(黨務干部)培訓班全體學員先后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王家坪革命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安學習書院、棗園革命舊址、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等紅色教育基地接受精神洗禮,聆聽了由延安市委黨校老師開展的現場教學《毛澤東與毛岸英特殊的父子情》《“窯洞對”及其現實啟示》《學習張思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三五九旅開發南泥灣與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進行了《為人民服務》名篇誦讀,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觀看了大型紅色歷史歌舞劇《再回延安》,深刻感悟了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從我們黨的歷史中汲取精神營養。
期間,全體學員還赴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插隊的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在梁家河村史館、知青舊居了解習近平總書記為改善村民生產生活,踐行和弘揚延安精神的奮斗經歷,在雨中聆聽了延安市委黨校老師開展的現場教學《習近平插隊經歷對干部的成長啟示》,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延安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奮勇前行。
8月25日下午,江西省駐滬單位黨支部書記(黨務干部)培訓班在延安市委黨校培訓大廈召開結業式,江西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黨組成員、副主任、江西省駐滬單位黨委書記張雪萍出席結業式并講話,江西省駐滬單位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方偉主持結業式。上海振興江西促進會黨支部書記陳國梁和南昌市進賢縣駐上海流動黨員黨總支副書記徐智勇兩位學員代表作了發言,交流了心得體會。陳國梁同志還賦詩一首《延安朝圣之旅》:自力更生豐衣足,艱苦奮斗意志堅;不忘初心銘使命,奮爭追夢勇往前;五十學員意奮發,暗在心中許諾言;奉獻家鄉借時日,振興江西譜新篇。充分表達了參訓學員傳承延安精神,為江西建設發展不懈奮斗的精氣神。
張雪萍同志在結業式上指出,江西是紅土圣地,上海是紅色源頭,延安是革命圣地,江西駐滬單位基層黨組織要以這次延安培訓為新的起點,把延安精神帶回去,傳承好、發揚好,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旗幟鮮明講政治,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上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做的更好。
張雪萍同志強調,流動黨員服務和管理一直是江西省駐滬單位黨建的一大亮點和品牌,希望各設區市駐滬聯絡處黨支部和流動黨組織書記持續抓好流動黨員服務和管理,讓江西駐滬流動黨員服務管理這塊黨建品牌擦得更亮,讓流動黨旗在黃浦江邊高高飄揚。
張雪萍同志要求,江西駐滬單位基層黨組織要聚焦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職責定位,以黨章、黨內政治生活準則為基本遵循,以建設“四強”黨支部為目標,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制度。江西在滬黨員要弘揚好革命先輩一心為民、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強有力的責任擔當,為贛滬兩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 1、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或“中國江西網”、“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2、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XXX報]”或“中國江西網-XXX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XXX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江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不授權任何機構、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截取、復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