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江國穩 新法制報記者萬菁報道: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從4個方面明確21條措施,要求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持續加大監督和執法力度,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和管理水平,確保重要生態系統、生物物種和生物遺傳資源得到全面有效保護,縱深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以更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保護優先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本底調查與評估,探索建立全省生物多樣性的評估、保護與監測、影響評價和預警體系。建成生物多樣性信息基礎數據庫和管理平臺。積極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的立法工作,強化執法監督。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面積達到11.5%,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以上,濕地保護率不低于62%,形成空間布局基本合理的自然保護地網絡體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數保護率達95%,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得到有效保護。
到2035年,全省的生物多樣性得到切實保護。形成類型齊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有效的自然保護地網絡體系,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2%以上,森林覆蓋率和濕地保護率保持穩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較為全面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顯著改善,自然保護地建設水平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規體系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機制,使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
《實施意見》明確,我省將健全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損害鑒定評估工作機制,完善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制度。推行森林、江河湖泊休養生息,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打擊非法捕撈,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落實有關從事種源進口等的個人或企業財稅政策。
建立重要保護物種棲息地、遷徙通道等生態破壞定期遙感監測機制,結合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長江十年禁漁、“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等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各種非法利用和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生境的行為,強化林地、濕地等區域內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執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采集、運輸、交易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機制,建立健全案件分級管理、應急處置、通報、約談、掛牌督辦等機制,對嚴重破壞重要生物物種、生物遺傳資源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1、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或“中國江西網”、“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2、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XXX報]”或“中國江西網-XXX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XXX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江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不授權任何機構、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截取、復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