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贛州訊(江西日報記者梁健 通訊員江信芳)崇義縣依托良好生態優勢,創新生態制度體系,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綠水青山流金淌銀;上猶縣全方位、立體式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傾力呵護青山綠水;贛縣區創新推進崩崗水土流失治理,讓崩崗重披綠裝,讓百姓鼓起腰包……近年來,贛州各地多點發力,扎實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共進,并取得顯著成效。
贛州生態之美,在于天生麗質。近年來,該市縱深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面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著力織密南方屏障“保護網”;積極拓寬價值轉化通道,出臺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行動方案,多渠道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實現生態惠民、利民、為民;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實施兩輪次跨省東江流域生態補償,第三輪補償簽訂和長效機制建立正有序推進;加快推進全域創建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先行先試,完成富硒產品認證494個,建成富硒示范基地110個,贛南臍橙品牌價值蟬聯全國水果類第一。同時,該市將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通過吸納、鼓勵和引導脫貧戶參與生態項目建設、發展生態產業、加入公益性崗位等方式,輻射帶動7.1萬戶25.85萬人增收致富。如今,贛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6.23%以上,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等稱號。
該市持續發力,強化體制機制保障,打好體制改革“組合拳”。創新環資審判、檢察藍護衛生態綠、生態綜合執法等綠色制度,嚴格實施市縣鄉村組五級“林長制”和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制”“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等制度,高標準建成運行“生態云+雙碳”大數據平臺,全過程監管體系更加完善。同時,深入實施生態環保工作責任制、責任清單和環保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常態化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環境損害約談問責、一票否決、終身追究“責任鏈條”,生態文明責任體系進一步壓實。如今,身處贛州,如同置身于山水畫卷,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 1、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或“中國江西網”、“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2、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XXX報]”或“中國江西網-XXX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XXX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江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不授權任何機構、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截取、復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