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近年來,作為教育部確立的首個“國家職教改革試驗區”,全國唯一的“國家職教改革創新示范區”、“國家現代職教改革創新示范區”、以“標桿”命名的部市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天津持續強化政策支持,保障投入力度,營造創新發展氛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以“五育并舉”為引領,天津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融合統一。一方面系統推進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建設思想政治理論品牌選修課21門,打造新時代“課程思政”改革精品課36門,遴選建設一批示范課程和教學研究示范中心,打造新時代思政教育“紅館”,思政課程改革受到廣大師生普遍歡迎。另一方面,1+X證書制度試點穩步推進,近三年全市共有約6.7萬學生申報參與500余個證書試點,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入推進,開展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17個,“五雙五定”等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廣泛推廣。
近五年來,本市有130余名學生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近兩年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3個、銀獎1個、銅獎4個。在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本市職業院校學生共獲得金牌2塊、銅牌1塊和優勝獎13個。
天津構建“五業聯動”辦學模式,健全產教融合機制,推進首批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建設。目前,全市70%左右的高職院校和50%左右的中職院校由行業企業舉辦,遴選產教融合型企業107家,搭建天津市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構建了多方參與建設的創新生態系統,形成了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的辦學模式,
在國際合作方面,天津魯班工坊品牌享譽海內外,國際交流合作蓬勃開展,國際化教學標準體系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天津市已在亞非歐19個國家建成20個魯班工坊,共涉及12個大類49個專業,建立起從中職到高職再到本科、從技術技能培訓到學歷教育全覆蓋的職業教育體系。面向合作國家開展學歷教育達到3000余人,面向中資企業、合作國當地企業等開展培訓超過10000人。
天津職業教育在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京津冀職教協同發展,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做出重要服務貢獻。近五年,本市累計培養合格畢業生超26萬人,留在本地就業人數約占58%,累計開展技術技能培訓約417萬人,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2.2億元。同時,全市54所職業院校對口支援7省市27個州縣,構建了有效的職業教育幫扶西部模式。此外,本市構建“五共機制”,推廣“五方攜手”搭建產教對接平臺12個,協作援建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建設天津交通職業學院青龍分校、天津職業大學威縣分校和天津職業大學雄安新區培訓基地,為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津云新聞記者段瑋)
- 1、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或“中國江西網”、“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2、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XXX報]”或“中國江西網-XXX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XXX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江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不授權任何機構、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截取、復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