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ewp7u"></label>
<code id="ewp7u"></code>
<big id="ewp7u"></big>

  • <th id="ewp7u"><video id="ewp7u"></video></th>

          1. <th id="ewp7u"><sup id="ewp7u"></sup></th>
            首頁 | 中國江西網 | 論壇 | 博客 | 社區 |   新聞:0791-86849275 廣告:86847125 手機報:86849913

            三年輾轉兩地就讀 河北200多名學生上了一個假高中?


             大江網   2022-08-01 11:24:32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黎萍 作者:朱洪園 樊江濤
            [瀏覽字號: ]

                入學簽訂《保本升學協議》三年輾轉兩地就讀

                河北200多名學生上了一個“假高中”?

                2019年,家住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的劉卓(化名)與家住石家莊市靈壽縣的張曉強(化名),在中考結束后,分別與河北匯納教育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納教育”)簽下了《河北匯納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衡中模式靈壽護駕疃高中保本科升學協議》(以下簡稱《保本升學協議》),以每年8000元的學費入讀靈壽護駕疃高中。

                3年來,劉卓、張曉強與200多名同學在河北匯納教育的安排下,先后輾轉石家莊市靈壽縣與藁城區不同的學校就讀。今年二人的高考總成績分別為200多分與300多分,均沒有達到河北省高考本科錄取分數線。

                7月28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位于石家莊市鹿泉區的河北匯納教育的辦公地點看到,按照當初簽下的《保本升學協議》,前來退費的學生和家長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考生中今年一個本科都沒有!”面對家長的這一指責,河北匯納教育的工作人員回應稱,有幾名藝術類考生是達到本科分數線的。

                一些考生家長在反映自己遭遇的同時,也表示希望借此提示考生,在升學過程中一定要擦亮雙眼,切莫輕信不實宣傳,避免誤入“招生陷阱”。

                中考380分以上學生可簽《保本升學協議》

                2019年中考后,邯鄲市曲周縣考生劉卓沒能考上當地心儀的高中。一名初中教師告訴她,石家莊市有一所“衡中模式”的高中正在曲周縣招生,可以去咨詢一下。

                于是,劉卓便和父母來到這所學校在該縣的招生地點。在縣城的一家酒店里,河北匯納教育的一名工作人員接待了他們。

                劉卓回憶說,當時招生工作人員承諾他們采用衡水中學管理模式,中考成績在380分以上的學生還能簽訂《保本升學協議》。

                劉卓的父親對記者坦言,最終決定讓孩子就讀這所學校,正是因為招生人員極力向他們推薦的“衡中管理模式”和《保本升學協議》。

                在劉卓提供的《保本升學協議》上,記者注意到,甲方為河北匯納教育投資有限公司,乙方為學生姓名并附上身份證號。

                《保本升學協議》內容稱,“為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培養更多學生升入本科院校,經甲乙雙方協商,乙方自愿進入我校保本班學習”。

                在“培養模式”一項,該協議約定,“我方采用衡水中學管理模式進行全日制教學,對乙方學生進行全日制的教育、管理。學習期限為3年。注冊我校學籍,三年后我校負責統一組織學生參加高考報名并進行全國統一高考。指導學生進行報考志愿,并負責學生被本科院校錄取。當學生順利完成本階段學習頒發我校高中階段畢業證書”。

                而“甲方的權利和義務”一項則顯示,“為了使乙方學生盡快提高成績,我校招生錄取保本班學生原則上要求錄取中考成績不低于380分,在高考時總成績達到本科線以上,并負責指導學生報考志愿被本科院校錄取”。

                同時,該協議還明確,“乙方成績未達到本科線的退還所交學費的一半,并享受學校錄取相關河北的國辦大專高職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這份協議后面蓋有河北匯納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公章,并有學生家長的手寫簽名和手印。

                2019年9月,劉卓來到石家莊市靈壽縣護駕疃高級中學報到入學。到學校后,劉卓發現,同學中邯鄲籍同學很多,其中曲周縣學生最多,其他大多是靈壽縣當地學生。

                高中三年被先后安排在兩地不同學校就讀

                來自石家莊靈壽縣的學生張曉強當時是在曾就讀的初中學校門口,遇到了河北匯納教育的招生工作人員。

                張曉強母親告訴記者,他們同樣簽訂了《保本升學協議》!拔覀円詾樯系木褪庆`壽護駕疃高級中學!彼龔娬{,靈壽護駕疃高級中學在當地已辦學20多年。

                開學后,張曉強卻發現他們這些河北匯納教育招收的學生與護駕疃高級中學的學生有所不同,“我們一共有5個班,占了教學樓單獨的一層”。他們的教學管理、師資也和護駕疃高中學生不同,甚至吃飯、洗澡、跑操都不在一起。

                令他們沒想到的是,2020年9月,在靈壽縣護駕疃高級中學上學一年后,這約200名學生忽然被要求全部搬至位于藁城區的石家莊市明澤職業中專學校上課。

                到藁城后,劉卓發現,他們是和石家莊市明澤職業中專學校同級的3個中專班一起上課,他們的教師在教高中課程的同時,還去給中專班學生上課。教他們的教師也開始不斷有人離職,原來1個班有1名班主任,“后來成了3個班共用1個班主任”,“地理課長達3個月的時間沒有老師,每到地理課就只能上自習”。

                涉事公司對是否具有普通高中辦學資質不予回應

                在高二會考時,有部分學生發現自己沒有高中學籍。張曉強介紹,他所在的班有14名學生沒有學籍,其他班也有這種情況。

                為此,2021年11月有家長通過有關網絡平臺向石家莊市相關部門反映過該情況。

                石家莊市教育局留言回應稱:“經過調查核實,靈壽護駕疃高中是我市一所民辦性質的普通高中學校,經查,該校2019年在外地市招生計劃80人,實際招生106人,導致超計劃錄取的26名學生至今未注冊高中學籍。目前,經過該校與相關學生家長協商處理,已協助26名學生以社會考生進行了高考報名……”

                張曉強說,高三時,石家莊市統一組織的高考前模擬考試,他們都不參與,“因為沒有試卷,都是別的學?纪曛,老師在網上把試卷下載后,我們再考”。

                今年臨近高考,張曉強和同學們又被安排回了靈壽縣參加了高考,“同學們的成績大多是二三百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通過“天眼查”App查詢到,河北匯納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以自有資金對國家非限制或非禁止的教育項目進行投資,并對所投資項目進行管理,投資信息咨詢(金融、證券、期貨投資咨詢除外),教育軟件開發,企業管理服務,禮儀服務,賽事活動策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策劃,會議服務,設計、制作、代理國內廣告業務,發布國內戶外廣告業務”。其中,并沒有普通高中教育。

                7月28日下午,河北匯納教育的一名工作人員接受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他告訴記者,石家莊市明澤職業中專學校是他們公司旗下的職業中專學校。目前,公司正在對簽有《保本升學協議》的學生家長進行相應退費。但對于該公司有無普通高中教育辦學資質,他沒有回應,只稱是與靈壽護駕疃高級中學合作辦學。

                7月29日,在靈壽護駕疃高級中學,該學校創始人白祥虎向記者提供了該校與河北匯納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的合作協議書。

                協議書顯示,甲方為靈壽護駕疃高級中學,乙方為河北匯納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甲方將所屬學校與乙方開設靈壽以外生源衡中模式特色班。本合作從2019年1月19日起至2027年6月15日止。

                在“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一項,甲方提供部分辦學場地、辦學資質,收取住宿及管理費每生每年1500元,負責合作學生注冊學籍。乙方負責招生宣傳工作、教育教學工作,共享所合作院校優質資源,負責合作部分學生管理教學的所有費用,并向甲方按時繳納管理費用。

                白祥虎告訴記者:“協議簽訂第二年,因為我們學校宿舍緊張,合作就終止了!

                7月29日下午,靈壽縣教育局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稱,高中的學籍注冊管理工作由石家莊市教育局負責,沒有經過靈壽縣教育局辦理,對于靈壽護駕疃高級中學與河北匯納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的合作,他們并不清楚。

                隨后,記者就此事聯系了石家莊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將就此事向負責領導請示。截至發稿時,記者未收到回復。本報將持續關注此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洪園 樊江濤 來源:中國青年報

               



              新聞:0791-86849275  廣告:86847125  手機報:86847093   
               相 關 新 聞
                中國江西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 1、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或“中國江西網”、“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2、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XXX報]”或“中國江西網-XXX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XXX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江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不授權任何機構、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截取、復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0791-86849032
                版權所有©中國江西新聞網    新聞:0791-86849275    廣告:0791-86847125    手機報:0791-86847093    
                贛ICP備案:贛B2-2005034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贛B2--20120039    新出網證(贛)字06號
                網絡視聽許可:1407206號   文網文 [2009] 144號    贛演經字編號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辦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  主辦:江西日報社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label id="ewp7u"></label>
                <code id="ewp7u"></code>
                <big id="ewp7u"></big>

              • <th id="ewp7u"><video id="ewp7u"></video></th>

                      1. <th id="ewp7u"><sup id="ewp7u"></sup></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