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大數據+教育”的深度運用
江西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富雁
畢業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文理學院計算機科學專業,獲得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以及信息管理專業雙碩士。2012年回國創辦了江西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職。自2013年以來,先后獲得“洪城計劃”“女創業帶頭人”“江西省青年創業風云人物”等榮譽稱號。
在國家大數據戰略引領下,大數據產業井噴式增長、大數據技術快速更新,大數據技術所帶來的數據思維與數據技術,正在重構包括教育在內諸多領域和行業生態。大數據戰略新興產業崛起是南昌教育深度探索傳統教育升級,創新教育形態,與大數據產業發展形成共振的重大機遇。
教育信息化2.0時代就是在建設新型數字教育,需要建設強內容的數字化教材(教輔) ,不同層次的數字教材(教輔)需要不同的課堂教學方式,有別于傳統教材,最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傳統紙質內容進行數字化處理,轉化為適用于各類電子終端的互動性教材,這一過程就稱之為數字化教材(教輔)。
疫情期間,贛教云·電子教材/作業平臺引入信息技術,將傳統紙質教材(教輔)進行電子化處理,打破空間地域阻隔,為全省720余萬師生送去數字教材(教輔),保障了線上教學的正常開展。而其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數字教育的建設不能簡單理解為教學形式或材料的單一數字化,而是要在大數據技術、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全面應用下,建立一個從課前到課后、從教學到測試反饋全面數字化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對過程性學習數據的收集分析,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管理,老師通過優質的教學資源進行因材施教,以高質量、高標準的要求,進行相關的建設工作。
作為江西的省會,南昌如何打好大數據這張牌,在“大數據+教育”的融合發展中發揮省會擔當以及在建設全省學情數據網的道路上貢獻南昌力量?要強化“大數據+教育”的深度運用,加強專業型人才培養。人才與城市發展的關系密不可分,人才是城市創新發展的動力,人才是城市創新擴散的主要驅動力,創新擴散也是通過高素質的人才推動新的工藝和技術來實現的。在南昌高等教育中增設新型科學技術專業,如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專業,強化新型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同時,可強化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構筑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
建設“南昌樣板”企業,發揮樣板力量。為什么南昌的大數據產業在近年的發展中趨于后勢?同類型省會合肥、貴陽,近幾年通過抓住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機會,扶持建設了一批龍頭企業。合肥建設以科大訊飛為龍頭的數字經濟企業,發展后勁充足;貴陽緊抓大數據產業,深入建設本土優秀企業——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在經濟上實現了趕超。
出臺市級政策,做好兜底保障。發展大數據產業,關鍵在人才,關鍵在政府效能,關鍵在營商環境。所以說政策是產業發展的基本保障。建議一是盡快出臺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打造大數據產業政策高地。對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帶動性強的企業,可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優惠政策。二是設立大數據產業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大數據建設、政府購買服務、重點企業培育、人才引進和培養等工作。三是建立本地大數據企業成長型企業庫,對具備自主研發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或自主品牌,3年至5年內能帶動產業發展的大中型信息技術企業進行重點培養,在稅收、人才、市場等方面給予扶持。
目前大數據產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是關系經濟安全、國防安全的大事,對于信息技術IT企業而言,要深刻理解客戶的需求,提出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幫助用戶邁過應用門檻。對行業用戶而言,則應通過新興技術加速數據的集中化,形成集聚一個產業的能量,大數據產業是一個系統性、關聯性的產業,只有各界力量協力同心才能形成中國大數據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 1、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或“中國江西網”、“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2、凡本網注明“中國江西網訊[XXX報]”或“中國江西網-XXX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XXX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江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不授權任何機構、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截取、復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0791-86849032